一年一度的大稻埕音樂煙火節(好像大部分的人潮都是衝著時間短的煙火而來,感覺上音樂變成了配角),是一場「攝影瘋子」的聚會(台北橋上昨天就有人來架腳架)!
煙火開始施放前,相機裝上TOKINA 11-16mm的廣角鏡,希望在拍攝煙火的過程當中,能夠高低空通吃。
結果在第一輪高空煙火打完了之後,煙火轉向忠孝橋施放時
不會吧!「怎麼這麼小!」可能是距離太遠了,從相機LCD螢幕上瞄到煙火的場景,只有左下角的一小搓!還沒有調整前,畫面是「破」了多大一塊了吧!
只好在荒亂中趕快調整相機的攝角跟焦段,於是出現了「畫面中有畫面」的景象!而且這顆鏡頭的獨門缺點,在這次的拍攝中,曝露無疑!11mm調到了16mm嘛,感覺上有調跟沒有調是差不了多少,右上方依然是「黑」了一大塊!
等到第二輪的煙火施放完畢,煙火施放又回到淡水河的砲陣地時,趕緊又把鏡頭移回來,但是根本無從對回原先煙火開始施放前,預先調好的角度與對焦,一切都亂了套!再加上煙火是一波「疊」著一波,只能緊抓著快門線,跟著前方煙火的節奏,按快門、放快門,完全沒有時間低下頭來看一看LCD畫面,審視一下是否要該整鏡頭角度或甚至於調對焦!於是乎整個煙火拍攝過程中,一直掛著一顆心,到時拍完之後,會不會拍出來的結果是「全軍皆沒、一敗塗地」!?
直到煙火秀結束,回家檢視戰果時,才鬆了一口氣!
這次的煙火拍攝,不像是在攝影,倒像是拿了一把機關槍,只要一看到前面出現「白影」就開火,盲目的掃射了一陣!幾乎每張的曝光時間都在短短的2-4秒之間,即使曝光時間很短,還是有些照片過曝(第一波檢查實就被砍掉了),實在是因為「砲火」太猛烈了!如果依照以前拍攝台北101煙火的印象,以每次快門按放節奏4-6秒的方式拍攝,陣亡的畫面恐怕會很多(尤其是最後這一波的「壓軸」,存活下來的比率很低,僅次於忠孝橋施放而還來不及調整鏡頭的那一批)。
再20分鐘的震撼教育結束後,留下了一些問題,值得好好思考,然後要想出對策。當下回再度上戰場時,才不會重蹈覆策!問題是,依照今天低ISO、小光圈的設定,原本測出背後地景的曝光需要25秒,但是每張照片不可能曝25秒,在如此密集的「砲火」下,曝這麼的久就都會變成「砲灰」!難道只能以沒有煙火的乾淨地景底圖與煙火照合成這一招嗎?本來今天曾打算試一下用黑卡的方式,但是在「砲聲響起」之後,就發覺根本沒有機會讓「抓黑卡的黑手」介入!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這種高反差的問題呢?
(以上相片中左上方黑夜中的白色弧形物體,是大稻埕碼頭旁邊路燈的燈罩,不小心入鏡了,就把它當作是「皎潔的月亮」吧!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